第四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现阶段的任务
党章的概念
《中国共产党章程》 (以下简称党章)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党的纲领所制定的根本法规,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规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7年10月24日通过。
党章的功能和定位
2012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发表署名文章《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 文章指出: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
根本大法:党的总章程
行为规范:党的总规矩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性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政党的性质,是指某一整到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属性。
政党是某一个阶级、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主要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任何政党都有其阶级基础,代表着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这个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政党的性质体现在代表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
【总纲的第一自然段】 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党的地位和作用、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党的性质。
两个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一个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个代表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高理想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早年革命活动时期
新文化运动
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
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为广泛的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8年10月,“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歌颂俄国工人阶级的胜利。
1919年9月,周恩来等在天津组织了觉悟社。
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行组织工作,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0年8月 ,上海共产党发起组建立,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
1920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
同年秋,毛泽东、何叔衡等在湖南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王尽美、邓恩铭等在山东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同年冬,施存统、周佛海等在日本
东京建立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春, 广州建立共产党小组;
同年春,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也建立了旅欧共产党小组;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俄共远东局派人来华考察
各地相继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党的“一大”标志着中共正式成立
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形成过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7.23 - 1921.7.31
地点:上海、嘉兴南湖
出席代表 13人,上海李达、李汉俊;北京张国焘、刘仁静;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武汉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王烬美、邓恩铭;广州陈公博,日本东京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可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代表全国53位党员。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此我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新了。
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没有明确规定党的性质的条文。从纲领条文所表述的精神看,中国共产党属于无产阶级的政党。
中共一大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开端,她的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新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了。
其次,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纲领。有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再次,有了发动群众的好方法。有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联合一切革命人民的战略和策略。
最后,有了新的道路和前途。通过建立 人民民主专政,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党的七大(1945.6 延安) 《党章》第一次写上《总纲》部分,《总纲》规定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
党的八大(1956.9 北京) 《章程》规定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
党的九大(1969) 《党章》规定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党的十大(1973) 《党章》规定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党的十一大(1977.8 北京) 《党章》规定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的、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
党的十二大(1982.9 北京) 《党章》规定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十六大(2002.11 北京) 《党章》规定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七大(2007.10 北京) 《党章》 规定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 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
怎样理解共产党与工人阶级的关系?
什么是政党?
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主要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工人阶级为何要组建政党?
议会斗争
武装革命
共产党与工人阶级的关系
20世纪初中国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没有生产资料;同现代大工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高度的团结互助精神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具有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同广大农民结成联盟。
是当时中国革命最进步的阶级,奠定了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和社会基础。
李天中国的工人阶级队伍在数量、质量和内部构成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中国工人阶级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没有变;(历史唯物主义:原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刘实在2005年7月《当前中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提出,当时广大职工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为72.1% )
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但是,绝对不能把作为工人阶级先进部队的党和整个阶级混淆、等同起来。只有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对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表现出无限忠诚的先进分子,并且通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才能成为党的成员。
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以工人阶级为基础不等于唯工人阶级:非工人出身的先进分子,只要经过努力,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具备了党员条件,也能被吸收入党。
三个代表的提出: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显示: 1993年私营企业主中的党员比例为13.1% ,1995年上升至17.1% , 2000年进一步上升到19.8%。
据中组部统计数据显示: 1990年到2000年底,大学生党员占全体大学生的比例从0.81%提高到3.8% ,研究生党员比例从22.4 %提高到百分之28.23%。
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要使自己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必须组成自觉的阶级政党——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的地位是靠三件大事,用奋斗与功绩确定的:
一是在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二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三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个代表"是江泽民同志对党的性质内涵的深刻揭示。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进一步揭示和体现了党的无产阶级先进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党的性质在思想、文化方面的阐发和体现。"代表中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性质在价值观方面的揭示和体现。“三个代表”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扩展和进步诠释。
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十九大《党章》: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为人民服务”, 1944年9月8日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召集的会议上所作的讲演中提出来的,这篇讲演的题目就叫《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同志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 ”他还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从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唯宗旨或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提出
看一个党真的是为人民谋利益还是假的谋利益,不能只是看它的名称、党章或党纲,检验的标准应该是看它的实践结果。
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认清国情,看到不足,摈弃不利I弥补欠缺,学习先进,努力发展。
几十年来我国总体战略和发展轨迹就是:“建立新中国" 一"社会主义改造”一 ‘改革、开放、搞活”一 "先富起来”一“西部开发”一“中部崛起”一 "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用发展的办法满足人民的物质,用发展的办法来贯彻落实党的宗旨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宗旨对党的组织和党员的要求
党的宗旨是党的一 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做好本职工作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每一个追求进步青年应有的理想与价值观。
三、中国共产党的纲领的现阶段的任务
党的纲领包括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部分。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始终不变的。 最低纲领则是根据革命或建设的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不同各阶段不同。
从党的一大到十七大的党章,都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对党的最终目标有不同的表述,比如最高纲领、最高理想、最终目的、最终目标等。十七大党章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
1.共产主义是革命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2500多年前,孔子《礼记》:小康社会一大同社会
康有为《大同书》的传播
太平天国洪秀全的 “四有两无”社会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或空想共产主义)是一种不现实的改造人类社会的思想体系。
十六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英国人莫尔《乌托邦》(勾画人类理想王国的壮丽画卷); 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太阳城》
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马克思使共产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创立了唯物史观 发现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的系统阐述
列宁的创造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2.共产主义是人类理想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的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灭,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灭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 ;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一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除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社会全部生资料
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
消灭了旧的社会分工和三大差别
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阶级彻底消灭,国家自行消亡。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已有的实践看,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
3.共产主义是伟大的现实运动
共产主义运动的含义:共产党领导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未来最终目标的活动;
共产主义运动是实实在在的现实运动;
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不可能帆风顺 ,苏东剧变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曲折;
当前共产主义运动的强大生命力。
4.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内部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苏东剧变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教条主义、专制主义、取消主义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终结,而是一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终结。
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实现,是一个需要许多代人努力奋斗的漫长的历史过程;
共产党员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用信念指导实践,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从社会性质上看是进入了社会主义,应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从发展程度上看,还不发达,还比较落后,应从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而不能脱离实际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在现阶段的基本任务
对现阶段的界定:
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小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基本任务
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规定,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第一步,解决温饱;第二步,实现小康;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从二0二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心中梦在千山外!脚下路从跬步起!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